1.本发明属于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地热资源综合勘查方法。
背景技术:2.地热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资源,已被广泛应用于供暖、洗浴、农业种植和养殖、疗养保健等多方面,在当前越来越紧张的能源消费中倍受青睐,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特色作用越来越重要。由于基岩地区地热资源分布的极不均匀性,开采方式基本上采用探采结合的钻井工程,地质风险极大,成井率极低,因此前期勘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常规的勘查技术路线为资料收集分析、地质调查地面构造形迹、地球物理勘查和地热井钻探施工。其中地球物理勘查手段通常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简称csamt法),因“csamt”法具有技术成熟、工作效率高、勘探深度范围大、分辨率高、受地形影响小、高阻电屏蔽作用小、经济性高等显著特点,因此“csamt”法常作为地热资源前期勘查的主要手段之一,并已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但其也存在技术缺陷,主要体现在数据反演解译成果的多解性和干扰性,与地热资源勘查相关的主要指对基岩地区断裂构造展布情况具有不确定性,进而降低了推荐井位的准确度,导致地热资源开发风险的增加及成井率下降,甚至地热井产能指标达不到规范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精度地热资源综合勘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根据已知地质资料及试验结果确定区域地电模型;
5.s2、根据物探成果确定构造发育情况,确定成井位置及深度;
6.s3、在所述区域根据化探成果确定构造发育情况;
7.s4、物探和化探成果进行重合度分析,最终确定成井位置及深度。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物探成果的获得方法包括: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及高精度磁法。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构造发育情况包括:断裂构造倾角及上下盘分布情况,钻孔孔深及理想热储层。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构造发育情况包括:上升气流中金属及非金属元素组成及含量异常现象。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步骤s3中构造发育情况,当地下某一深度范围内如上升气流中金属及非金属元素组成及含量大大增加现象,则可判断为遇断裂,并以此来确定遇断裂深度及热储位置。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遇断裂时,根据两点一线法,将步骤s2中断裂在地表的显示位置与化探断裂的显示位置进行空间连线并向地层深部延伸,形成断裂带。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断裂带与物探解译出的断裂构造进行对比分析,如重合度
不小于70%,则说明物探解译反演较为准确,可以按照物探推荐开采井井位进行施工;如重合度小于70%,则说明物探解译反演准确度较低,地热资源开发存在极大风险,需重新投入物探勘查手段或解译工作,重新推荐开采井井位。
14.采用以上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实施上述勘探孔施工手段,可以准确辨别目标断裂构造的发育情况,进而提高推荐开采井井位的准确度,降低地热资源开发风险,达到提高成井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6.图1是本发明一种高精度地热资源综合勘查方法的流程图;
17.图2是本发明一种高精度地热资源综合勘查方法的综合物探二维反演电阻率断面图;
18.图3是本发明一种高精度地热资源综合勘查方法的综合物探水平切片图;
19.图4是本发明一种高精度地热资源综合勘查方法的化探解译图;
20.图5是本发明一种高精度地热资源综合勘查方法的综合成果推断图;
21.其中,f1为第一断裂构造,f2为第二断裂构造,f3为第三断裂构造,jy01、jy02、jy03为推荐开采井位。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
25.结合附图1-5,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高精度地热资源综合勘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s1、根据已知地质资料及试验结果确定区域地电模型;
27.s2、根据物探成果确定构造发育情况,确定成井位置及深度;
28.s3、在所述区域根据化探成果确定构造发育情况;
29.s4、物探和化探成果进行重合度分析,最终确定成井位置及深度。
30.作为优选实施例的是,所述步骤s2中物探成果的获得方法包括: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及高精度磁法;例如,根据已知地质资料设计垂直于区域主构造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测线和平行于区域主构造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测线,呈井字型分
布,将目标靶区控制在井字型中心;在此基础上设计加密的高精度磁法测线。
31.作为优选实施例的是,所述步骤s2中构造发育情况包括:断裂构造倾角及上下盘分布情况,钻孔孔深及理想热储层。
32.作为优选实施例的是,所述步骤s3中构造发育情况包括:上升气流中金属及非金属元素组成及含量异常现象。
33.作为优选实施例的是,根据步骤s3中构造发育情况,当地下某一深度范围内如上升气流中金属及非金属元素组成及含量大大增加现象,则可判断为遇断裂,并以此来确定遇断裂深度及热储位置。
34.作为优选实施例的是,在遇断裂时,根据两点一线法,将步骤s2中断裂在地表的显示位置与化探断裂的显示位置进行空间连线并向地层深部延伸,形成断裂带。
35.作为优选实施例的是,根据断裂带与物探解译出的断裂构造进行对比分析,如重合度不小于70%,则说明物探解译反演较为准确,可以按照物探推荐开采井井位进行施工;如重合度小于70%,则说明物探解译反演准确度较低,地热资源开发存在极大风险,需重新投入物探勘查手段或解译工作,重新推荐开采井井位。
36.当根据上述方法确定上述开采井井位后,即可开展“三通一平”工作进行后期钻探施工,采用“探、采”结合的技术思路,建议视钻采岩性、井温、水量等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定成井深度。一般的终孔深度建议不超过2500m,本发明不做限定。
37.本发明主要是在地球物理勘查阶段使用两种方法综合勘查,在地球物理勘查阶段结束之后引入地球化学勘查,依据其解译推断出构造破碎位置和走向,以及热储可能存在的范围。最后将形成的断裂带与物探解译成果进行重合度分析,以此来确定物探推荐井位的可行性。
38.一般的,从经济性和适用性来分析,物探和化探施工的技术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39.1、勘探孔位置:结合物探成果与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地层与断裂情况,确定断裂倾向与设计孔深度;
40.2、施工方法:化探采用地气纳微金属测量(icp-ms)法;
41.3、施工内容:上升气流中金属及非金属元素组成及含量异常现象。
42.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高精度地热资源综合勘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已知地质资料及试验结果确定区域地电模型;s2、根据物探成果确定构造发育情况,确定成井位置及深度;s3、在所述区域根据化探成果确定构造发育情况;s4、物探和化探成果进行重合度分析,最终确定成井位置及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地热资源综合勘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物探成果的获得方法包括: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及高精度磁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地热资源综合勘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构造发育情况包括:断裂构造倾角及上下盘分布情况,钻孔孔深及理想热储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地热资源综合勘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构造发育情况包括:上升气流中金属及非金属元素组成及含量异常现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地热资源综合勘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步骤s3中构造发育情况,当地下某一深度范围内如上升气流中金属及非金属元素组成及含量大大增加现象,则可判断为遇断裂,并以此来确定遇断裂深度及热储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地热资源综合勘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遇断裂时,根据两点一线法,将步骤s2中断裂在地表的显示位置与化探断裂的显示位置进行空间连线并向地层深部延伸,形成断裂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地热资源综合勘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断裂带与物探解译出的断裂构造进行对比分析,如重合度不小于70%,则说明物探解译反演较为准确,可以按照物探推荐开采井井位进行施工;如重合度小于70%,则说明物探解译反演准确度较低,地热资源开发存在极大风险,需重新投入物探勘查手段或解译工作,重新推荐开采井井位。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地热资源综合勘查方法,根据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高精度磁法相结合的物探方法结合已知地质资料寻找构造位置,初步查明该区地热要素及构造情况,并根据成果资料确定地热井井位,再采用化探方法验证构造位置和地热井井位;本发明通过实施上述勘探施工手段,可以辨别目标构造的发育情况,进而提高推荐开采井位的准确度,降低地热资源开发风险,达到提高成井率的目的。达到提高成井率的目的。达到提高成井率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 顾光宇 刘亮 张国 王淼 侯照跃 周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普查队
技术研发日:2022.07.21
技术公布日:2022/11/1